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苗木花卉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农林牧副 > 苗木花卉
    我国各类土壤的基本养分状况
    2019-06-21 信息编号:985997 收藏
我国土壤中养分的分布有其规律性。 根据前人的大量研究和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1979~1994年) 的结果, 总的情况可归
结为普遍缺氮, 大部缺磷, 部分缺钾和微量营养元素。 近年由于
磷养分的投入超过作物吸收的数量, 土壤磷素有明显积累, 缺磷
的耕地面积缩小; 而钾素投入不足, 随作物产出的钾大于投入,
消耗了土壤中的钾, 因此缺钾的耕地面积扩大。 中、 微量营养元
素也是产出多, 投入少, 缺乏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土壤氮素的
90%以上存在于有机质中。 一般认为土壤有机质>2.5%为高,
1%~2.5%为中等, <1%为低。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 我国耕地
土壤有机质<1%的面积占25.9%, 1%~2%之间的占38.25%。
因此, 土壤氮素含量也普遍较低, 施用氮肥一般都有明显的增产
效果。 施用磷肥的效果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根
据土壤普查资料, 我国耕地土壤速效磷 (P) <5毫克/千克的严
重缺磷面积占50.5%, 速效磷5~10毫克/千克需要施用磷肥的
面积占31.0%。 其中又以黄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土壤缺磷比较
严重, 施用磷肥有良好的效果。 我国土壤钾素含量有南低北高、
东低西高的明显分布规律。 土壤速效钾 ( K) <100毫克/千克
的耕地面积占47.1%, 但在华南地区占83.5%, 而西北地区只
占7.7%。 因此, 在南方施用钾肥的效果好于北方。 我国缺锌、
锰、 铁的土壤主要为北方的石灰性土壤。 缺硼的土壤有两大片:
一片在东部和南部, 包括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 黄壤和黄潮
土; 另一片为黄土母质和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 黑龙江的草甸
土、 白浆土也往往缺硼。 缺钼的土壤也有两大片, 一片在南方的
赤红壤和红壤地区, 因土壤酸性, 有效钼含量低; 另一片为北方
第一节 土壤的分布规律及肥力状况16
黄土母质发育的黄绵土、 塿土和褐土, 缺钼的原因是母质含钼量
低。 我国多数土壤含铜丰富, 只有长期淹水的水稻土和草炭土可
能缺铜。 我国南方高温多雨, 土壤中的硫、 钙、 镁容易淋失, 土
壤中含量较北方低, 是容易发生缺乏中量营养元素的地区。 但
是, 即使在含钙十分丰富的石灰性土壤中, 由于作物吸收、 运输
和分配的问题, 仍然可能出现缺钙。
  • 土壤的肥力
    土壤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人类耕作劳动的对象,其本质是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各方面性质的综合反映,体现了其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果树的生长、结构、布...
    06-21
  • 耕作土壤的微域分布规律
    耕作土壤的分布规律,既受自然条件影响,又受人类活动的制约,大致有以下几种规律。(1)同心圆式分布以居民点为中心,愈近居民点,受人为影响愈强烈,土壤熟化程度愈高。(2)阶梯式分布在山岭或丘陵地上...
    06-21
  • 土壤的微域性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微域性,是指在小地形或人为耕种利用差异的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壤的土种、变种,甚至土类、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的现象。通常又称为土壤复区。与中域分布相比,其涉及的空间尺度较...
    06-21
  • 土壤的中域分布规律
    是指在中地形条件及其相应的其他地方性因素的影响下,地带性土类(亚类)和非地带性土类(亚类)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依次更替的现象。通常又称土壤组合。一般所常用的中域分布和中地形等概念,由于没有...
    06-21
  • 土壤的负向垂直分布规律
    指从基带土壤向下(由高原面向谷底)随生物气候变化,土壤也依次发生变化的规律。这里的“负”和“正”的意义是相对的,按所选基带而定。高原谷地中的土壤是在河流下切加深过程中在谷坡发展起来的,...
    06-21
  • 土壤的 (正向) 垂直分布规律
    是指山麓至山顶,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处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基带:土壤垂直带谱中,位于山地基部、与当地的地带性土壤相一致的土壤带。建谱土带:除基带外,垂直带谱中的主要土壤带称建谱土带,其土类...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