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历史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023-07-26 信息编号:1259045 收藏
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严正立场 中国政府和人民从一开始就反对 
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中国的严正立场是:(一)坚持台湾是中国的 
一部分。;1895至1945年台湾曾被日本占领, 
但1945年起台湾又重新回归中国。这是国际上所承认的历史事实,不容任何 
人抹熬。 (二)坚持凡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同在美国卵翼下才得以存在 
的台湾国民党政权断绝外交关系。(三)坚决反对美国武装力量侵入台湾和 
台湾海峡地区,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及其附近 
岛屿。(四)坚决不参加任何会出现“两个中国”场面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 
织。 
     早在1955年7月30日,即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前夕,周恩来在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即明确表示:“所谓‘两个中 
国’的任何想法和做法,都是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1958年2月10日周 
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国 
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制造 ‘两个中国’的阴谋。不管这个阴谋在什么场 
合,以什么方式出现,我们绝不容许这个阴谋得逞。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中美关系的中心问题,并不是中国要美国承认,而是 
美国敌视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甚至还要中国承认这种侵占是合法的, 
这是一个不能含糊的大是大非问题。”报告并强调“在任何国际组织、国际 
会议和国际活动中造成 ‘两个中国’的局面,都是我们绝对不能容许的,这 
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立场。” 
     继续反对美国在联合国排斥新中国的荒谬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 
-----------------------  102-----------------------
就一直排斥它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美国开始制造“两个中国”阴谋以后, 
这种敌视中国的做法就为制造“两个中国”的政策服务。美国为了保证它实 
际控制下的台湾能以“独立国家”的资格出现于国际舞台上,始终坚持其在 
国际组织中排斥中国合法权利的做法。这在联合国的美国的活动中表现得最 
明显。 
     从1950年第五届联大到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美国始终采用“暂不讨 
论”有关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议案的手法,来排斥 
中国。但这种办法越到后来越行不通了。1952年第七届联大时的投票情况: 
赞成予以讨论的票数为7票,追随美国即主张“暂不讨论”的42票,弃权 
11票;这之后支持美国的基本上维持在原来的票数上,赞成讨论的则越来越 
多,至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时,赞成予以讨论的达到34票,追随美国,主 
张不予讨论的仍是42票,弃权22票。两者已相差无几了。 
     从十六届联大起,美国改用歪曲联合国宪章的办法,把恢复中国代表权 
问题说成是按联合国宪章第十八条第(二)款需要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 
 “重要问题”。联合国宪章第十八条(二)款规定:“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 
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该款规定中所谓的 
重要问题,在有关会员资格的问题上是指的“对于新会员国加入联合国之准 
许,会员国权利及特权之停止,会员国之除名”。中国代表权问题并不是宪 
章中所指的那种“重要问题”,而纯粹是一个程序性问题。因为中国是联合 
国的创始会员国,会员国资格是早已解决了的。现在的问题是由谁代表中国 
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联合国讨论决定的,是要由中国人民决定的。中 
国人民早已于1949年10月1日作出了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 
起,就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联合国中的中国席位理所当然地属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美国采用“重要问题”的手法,不过是想提高通 
过议案的必需票数,在无法控制多数的情况下,企图以不过是以三分之一出 
头的少数来阻挠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议案。 
     对于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中国合法权利被排斥的问题,中国除了坚决 
反对美国敌视中国这个根本立场之外,还对一些有关问题抱有明确的严正的 
态度:首先是要辨清问题的性质,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加入联合国等组 
织,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遭受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有关组织 
中的合法的地位应予恢复;其次是,虽然,对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目的 
中国是支持的,但是,只要中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利得不到恢复,中国就不同 
联合国发生任何关系;至于联合国的一切重大决议,首先是有关亚洲的重大 
决议,凡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代表的参加,中国政府都认为是无效的。任 
何国际协议,如果没有中国代表的参加和签字,对中国都是毫无约束力的。 
总之,为了维护中国的合法地位和应有权利,中国进行了必要的斗争。至于 
中国暂时还处在这种合法地位和权利仍然横遭剥夺的情形下,对此,中国人 
民也应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情形阻挠不了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也阻挡不了中 
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956年6月28日,周恩来在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只是 
在国际上进行来往和接触的一种形式。中国为了扩大同其他国家的接触和联 
系,不会因为被排斥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之外而感到困难。”
  • 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的名义下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和继续阻挠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行使合法权利“两个中国”方案的出现及其推行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起,美国政,而只承认蒋介石的中华民国。但是,新中国作为坚决的反帝力量在...
    07-26
  • 第二项议程未获进展和中国在会谈中的积极建议和基本立场
    由于美国坚持其在中国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有所谓“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的侵略逻辑,实际上使第二项议程根本无从取得进展。会谈出现时断时续的停顿状态。为了使中美会谈不致成为无意义的拖延,为了促...
    07-26
  • 第一项议程协议的达成和美国的破坏
    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参加会谈的中国方面是中国驻波兰特命全权大使王炳南;美国方面是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特命全权大使尤·阿·约翰逊。在会谈的第一次会议上,中...
    07-26
  •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举行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背景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总理周恩来就缓和远东紧张局势问题发表声明,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问题”。周恩来的声明获得了全世界一切公正舆论和...
    07-26
  • 第一次亚非会议后至莫斯科三月会议期间的对外关
    系(1955年5月—1965年3月)第一次亚非会议作为前阶段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胜利的总结,给予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以极大的推动。会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新的高涨。从1954年11月起阿尔...
    07-26
  • 中国印尼关于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的签订
    华侨在国外的地位和中国的侨务政策中国人民向国外移居已有2,000多年历史,至明代向东南亚移居的逐渐增多。近百年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长期压迫剥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统治的结果,沿海地区人民,尤其...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