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除夕夜民间有哪些习俗?
    2019-01-07 信息编号:592407 收藏
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
天的晚上, 它 与 春 节 (正 月 初 一) 首 尾 相
连。“除”, 是 “去、 易、 交 替” 的 意 思;“除
夕”,即“月穷岁尽”。 届时,人们要除旧迎
新,有 旧 岁 至 此 而 除, 来 年 另 换 新 岁 的
意思。
除夕的习俗糅合了祭祀、驱邪、喜庆
等内容。 南方有吃馄饨习俗,是取其开初
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 写春联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在北方主
要活 动 有 贴 年 画、 贴 春 联、 贴 福 字、 贴 挂
签、贴门神、点蜡烛、祭祖、守岁、包饺子、
放鞭 炮、 吃 年 夜 饭 等。 此 日 贴 门 神 和 对
联,须 等 家 人 都 回 来 齐 了, 在 申 时 之 前
贴好。
值得一提的是,除夕夜,幼辈要给长
辈叩头拜年,连磕三个头,跪着等待长辈
给“压岁钱”,不能站起,给了之后再磕一
头起来。 再有,子时一到,燃放鞭炮;还会
吃煮饺(谐音“主角”)。 除夕夜包饺子时
放几个硬币,谁吃到了预示着要发财。 家
人常常先让老人与孩子吃到象征吉祥的
饺子,举家欢乐。
  • 祭灶节有哪些习俗?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云“与其媚于奥,宁媚与灶”。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祭灶时要设立神...
    01-07
  • 腊八节为什么要煮腊八粥?
    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说法一: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靠给地主放牛为生。一天,饥肠辘辘的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老鼠洞。于是,伸手掏了下去,居然掏出大米、豆子、粟米、红枣等。他把这些粮食...
    01-07
  • 重阳节人们为什么要插茱萸?
    在九九重阳节这天,按照中国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
    01-07
  • 九九重阳节的由来有哪些说法?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说法一:据《续齐谐记》载: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
    01-07
  • 为什么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将农历每季中每个月的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十五日,属于秋季的正中,古文称为“仲秋节”或“中秋节”。古时候,由...
    01-07
  • 七夕为什么又称为“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相传这天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亦称“双星节”“情人节”。这一传说虽在《诗经》中就已肇其端,但当时并无七夕渡河的记载。汉代《淮南子》中始有“乌鹊填河而渡织女...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