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019-04-25 信息编号:889864 收藏
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
映。 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
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
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
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
性和抽象性。 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脱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
映了客观事物。 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
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
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
经验论。 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
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
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首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
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其次,要运用科学的
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因为只有认识了本质,才能更深刻地
理解现象,也才能指导实践。 从现象进入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还要继续深
入研究更深层次的本质。
  •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
    04-25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
    04-25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
    04-25
  • 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69第一,认识是主体...
    04-25
  •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发展的普...
    04-25
  •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 样性
    ①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一是指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二是指同类...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