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其他未分类信息
    如何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
    2019-03-15 信息编号:805930 收藏
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
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
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 对改革进行
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 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理论的
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 其中, 最重要的是下述十个论
点。
(1) 改革地位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 100 年’ 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这“两个‘关键一招’” 重要论
述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
性意义。
(2) 改革时态论。 习近平同志强调: “改革开放只有进
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 艰巨的、 繁重
的事业, 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改革开放只有进
005行时没有完成时。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 对改
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的论述, 将中国共
产党关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认识发展为持久性认识。 强调
改革的持久性, 既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 也是对未来奋斗
的期许, 它是对国内外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
的疑虑做出“永远不会变” 的肯定回答, 是对社会上的种
种模糊认识做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停滞” 的郑
重表态。 这一论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展示了党
中央深谋远虑、 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
坚定信念, 勾画出了中华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
事业继往开来、 薪火相传、 与时俱进的壮阔前景。
(3) 改革定力论。 明确政治定位。 习近平同志强调, 改
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保持政治坚定性, 明确政治定
位”;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 有立场、 有原则的”,
“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
革,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习
近平同志关于明确改革政治定位和保持战略定力的论述,
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推进改革指明了政治遵循。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战略定力的论述, 内容十分丰富,
一是“两个死路一条” 的论断, 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
路一条, 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 也是死路一
条; 二是“两个保持” 的要求, 即“保持战略定力, 保持政
治坚定性”; 三是“两个防止” 的警示, 即“不仅要防止落
006入‘中等收入陷阱’, 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
(4) 改革任务论。 建立更完备、 更稳定、 更管用的制度
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 “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
度看, 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 前半程我
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并在这个基
础上进行改革, 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后半程, 我们
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为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为人民幸福安康、 为社会和谐稳定、
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 更稳定、 更管用的制
度体系。” “两个半程” 的论述具有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
光, 阐明了建立更完备、 更稳定、 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
改革新的历史任务和长远战略目标, 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
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新的历史任务的论述, 一是提出
了制度现代化任务, 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 过去讲的现代
化, 主要内涵是“四个现代化”。 习近平同志鲜明地提出制
度现代化任务, 这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升华, 标注了中
国现代化的新高度。 二是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
任务, 即建立更完备、 更稳定、 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1992
年, 邓小平同志提出用 30 年的时间, 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
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今天,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形成一整套更完备、 更稳定、 更
管用的制度体系,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从主观上看, 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基础; 从客观上
看, 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必然要求。 把建立完备的制
007度体系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 表明我们党
对改革任务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5) 改革目标论。 习近平同志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的
总目标, 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
出, 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更重要的
是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 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
总抓手和总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是改革根本方向与根本路径
的有机统一。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改
革的根本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改革的根本路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理论与制度“三足鼎立” 的格局和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布局, 标志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 这是中国 30 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成果, 下一步要坚持、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本路径是“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充
分说明, 只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
国才能实现现代化; 只有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 不断提
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才能妥善应对和
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确保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有序运行、 健康发展、
持续上升的重要条件, 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
008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 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照搬, 而是要按照完善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要求来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 “治理体系” 不是独立体系,
而是党的执政体系、 国家管理制度体系、 现代社会治理体
系的有机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
(6) 改革特征论。 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 习近平同
志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者, 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
域改革”, “这项工程极为宏大, 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 碎
片化修补也不行, 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 是各
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这些重要论述, 深刻揭示
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 可以发现全面深化改革相对
于前 35 年的改革具有几个阶段性特征: 一是“统筹”, 即不
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 而是各个方面体制与制度
的深度革新, 是全方位的改革和改进。 二是“系统”, 即不
是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 而是各领域、 各层次、
各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 三是“集成”, 即不是止步于改进
体制机制, 而是要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 形成总体性的
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
(7) 改革方法论 。 尊重改革规律。 习近平同志指出: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 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
论, 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
象中把准改革脉搏,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这些
论述, 是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要遵循。
009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论述十分丰富, 包括强
调在总体方法上注重改革“三性”, 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
的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强调在思想方法上要处理好
“五个关系”, 即“处理好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整体
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强调在推
进方法上要处理好政策“五大关系”, 即把握好“整体政策
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 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的
关系、 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 政策统一性
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 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
(8) 改革推进论。 习近平同志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 必
须树立“五要” 新思维, 即要正确推进改革, 要准确推进
改革, 要有序推进改革, 要协调推进改革, 要自觉维护中
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 这一重要论述, 进一步明确
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 优先顺序、 推进时机等基本
原则, 对于确保正确、 准确、 有序、 稳妥推进改革, 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
“五要” 新思维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改革推进理论。 一方
面, 明确了改革推进的方向性、 稳妥性、 有序性、 耦合性、
严肃性。 改革不仅要注重思想方法、 设计方法、 操作方法,
还要注重推进方法, 这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特征转换的
必然要求。 “五要” 新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聚焦点、
时间点、 立足点、 关联点, 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指引、
力度掌控、 顺序理清、 重点把握、 能动性发挥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 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 顶层设计、 部门协调、 高
010层推动的改革推进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设
计和推进落实的过程。 正确、 准确推进改革, 是自上而下、
顶层设计的改革要求的体现; 协调推进改革, 是实现改革
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 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
性严肃性, 是改革的基本遵循。 这五个方面, 既注重发挥
部门和地方改革的创造性、 积极性, 又坚定了改革的方向
性、 原则性, 构成一套缜密的改革推进体系。
(9) 改革动力论。 习近平同志强调: “改革开放是亿万
人民自己的事业, 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坚持在党
的领导下推进。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
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 这一论述深刻阐明, 只有在
加强党的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相结合的情况下, 才能形成
强大的改革动力, 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建立更高
层面的领导机制。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负责
改革总体设计、 统筹协调、 整体推进、 督促落实, 就是为
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保证
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这既说明领导力度是
空前的, 也表明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新的改革领导体制。 当
今中国正在加速转型, 在经济多元、 利益多样的前提下,
党的执政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
度集中群众智慧, 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
起来, 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以最大公约数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聚合众力、
011融合众智, 就将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和持久的改革动力。
(10) 改革担当论。 习近平同志强调: “改革面临的矛
盾越多、 难度越大, 越要坚定与时俱进、 攻坚克难的信心,
越要有进取意识、 进取精神、 进取毅力, 越要有‘明知山有
虎, 偏向虎山行’ 的勇气。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
能一劳永逸。 全面深化改革, 啃硬骨头、 涉险滩, 更需要领
导干部敢于担当, 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 机遇意识、
责任意识。”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担当的这些论述, 向全党
指明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 向全社会表明了我
们党迎接改革攻坚“大考” 的坚强决心, 蕴含着激励改革
信心和勇气的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