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塞满澳大利亚”这一政策其实是个错误
    2023-05-16 信息编号:1221355 收藏
,即 
使欧洲人早在200多年前就来到这个地方,但其人 
口密度至今无法“塞”得像美国那样。澳大利亚水 
资源有限,粮食生产的潜力也不大,没有能力养活 
众多的人口。对于矿产出口获得的收入而言,人口增加会导致人均分配额下降。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 
接受的移民净额大约是10万人,每年移民增长率仅 
为5%。 
尽管如此,澳大利亚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人,如 
前总理马尔科尔姆·弗雷泽、两大政党的领导人以及 
澳大利亚商业协会都认为澳大利亚的人口应该继续 
增加到5000万。这种想法包含了极其复杂的情 
绪,一方面他们仍对“黄祸”心存畏惧,担心亚洲 
移民过多;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澳大利亚成为世界 
强国,如果人口只有2000万的话,将很难达到这 
一目标。不过,几十年前澳大利亚人已不再对自己 
的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寄予厚望。即便澳大利亚人对 
此仍心心念念,人口也未必一定要多,像以色列、 
瑞典、丹麦、芬兰和新加坡等国都是很好的榜样, 
他们的人口比澳大利亚少(每个国家都只有几百万 
人),但经济实力强大,对世界科技创新和文化都有很大的贡献。70%的澳大利亚人希望减少移民, 
这一看法有违于政府和企业老板的观点。从长远来 
看,澳大利亚能否养活目前的人口还是一个问号。 
若要维系当今的生活标准,澳大利亚的最佳人口数 
大约为800万人,少于目前人口数的一半。土地退化 
我从南澳大利亚州府阿德莱德开车前往内陆, 
这一地区的土壤生产力居中等水平(高于澳大利亚 
的平均标准,但和澳大利亚以外的地区差一大 
截),因此早前是一块能够自给自足的殖民地,但 
现在只剩下一个个荒废的农场。我参观了其中一个 
作为旅游景点的农场遗址,即坎雅卡农场。19世纪 
50 
年代,英国贵族斥巨资在此建造了一个养羊 
场,到1869年就已荒废,再无人光顾。从19世纪 
5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初期,南澳大利亚大部分 
地区气候湿润,雨水充足,因此牧草丰美。自 
1864年起,气候开始变得干旱,过度放牧又造成 
景观破坏,引起羊群死亡,最后这些牧场都被废 
弃。这场灾难促使政府派遣测绘局局长G·W·郭德调 
查从海岸到内陆有多少地区能够得到充足可靠的降 
水,然后以此作为农场扩张的方向。他界定出“郭德线”,该线以北的气候可能会相当干旱,不适宜 
耕作。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由于连年充沛的 
雨水,耕作势头良好,因此政府把19世纪60年代 
废弃的牧羊场分成许多块小麦地以高价出售。与此 
同时,“郭德线”地区冒出许多城镇,铁路线也延 
伸过去。开始几年,降水多得不可思议,小麦大获 
丰收,然而到了19世纪70年代晚期,麦田歉收致 
使那些小块麦地又被凑起来成为农场。随着干旱期 
再次到来,牧羊场又难以为继。那些苦撑到今天的 
农场单靠养羊根本无法维持生计,农场主们必须搞 
点副业,或者到外面做些投资才得以生活下去。 
澳大利亚大多数粮食产地的境况都大同小异。 
为什么那么多相对肥沃的农田会慢慢减产呢?其原 
因在于澳大利亚最大的环境问题,即土地退化。土 
地退化的成因主要有九种:本地植被被清除、过度 
放牧、兔子、土壤养分耗竭、土壤侵蚀、人为干旱、杂草、政策错误和土壤盐碱化。这些问题在其 
他国家也同样存在,有些地区受到的冲击甚至比澳 
大利亚还严重。下文将对这些冲击做一个简明扼要 
的介绍。
  • 澳大利亚废除了原来的白澳政策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确立的基本国策之一),这项政策不但把移民来源限制在欧洲人种,甚至一般只接受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官方的政府年鉴上,赫然写着:“非盎格鲁—凯尔特人将无法适应澳大利亚的生活...
    05-16
  • 澳大利亚的出 口商品已从农产品转变为矿产品
    简而言之,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而贸易伙伴也从欧洲国家变成亚洲国家。美国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商品进口国,也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商品出口国(仅次于日本)。贸易伙伴转变的同时,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也发生了变...
    05-16
  • 澳大利亚赚取外汇的产业排名中
    ,羊毛等其他农产品已经沦为第三,排在矿产(第一位)和旅游业(第二位)之后。出口价值最高的矿产依次是煤、黄金、铁和铝。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它的铀、铅、银、锌、钛和钽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煤、...
    05-16
  • 澳大利亚是把自己归为英联邦国家
    ,还是亚洲国家?这一问题衍生出贯穿本书的一大主旨:社会的稳定性与它的朋友及敌人密切相关。澳大利亚视哪些国家为朋友和贸易伙伴?又视哪些国家为敌人?这种归类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让我们先来讨论澳大利...
    05-16
  • 我发现澳大利亚的建筑和人民的态度比现代的 英国还要英国
    这种心系英国的情感持续至今。1964年,我第一次来到澳大利亚,在此之前已在英国待过4年,。澳大利亚政府每年向英国提交请求封爵的名单,爵位对澳大利亚人而言属于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一做法直到1973年才停...
    05-16
  • 澳大利亚移民绝大多数来自英国和爱尔兰
    ,这一现象直到50年前才有所改变。当今仍有许多澳大利亚人觉得自己和英国紧密相连,而且对那些批评他们表现太过火的人不屑一顾。澳大利亚人自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外人看来常常是多此一举,无助于澳大...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