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文章西汉两司马”分别指的是谁?
    2020-04-26 信息编号:1125992 收藏
司马迁
西汉文坛的文
学形式主要是散文
和 赋, 当 时 散 文 以
司 马 迁 成 就 为 最
高, 赋 以 司 马 相 如
成 就 为 最 高, 故 后
人有 “文 章 西 汉 两
司马”一说,以此表
达二人在文学史 上
的杰出成就。
晚清名臣左宗棠在题卧龙岗诸葛草
庐一诗中,这样写道:“文章西汉两司马,
经济南阳一卧龙。”意思是说,文章写得最
好的要算西汉的司马迁与司马相如,而经
邦济世的人才就当首推南阳的诸葛亮了。
再有,鲁迅在《 汉文学史纲要》中也列“司
马相如和司马迁”为一篇,并说:“武帝时
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文学史上“建安风骨”有什么内涵?
建安风骨(又称“魏晋风骨”),指汉魏
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
刚健风 格。 汉 末 建 安 时 期 文 坛 巨 匠 “三
曹”(曹 操、曹 丕、曹 植)“七 子”(孔 融、 陈
建安七子
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继承了
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
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
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
风骨”的独特风格,掀起一个诗歌高潮,被
后人尊 为 典 范。 代 表 作 有 曹 操 的 《 让 县
自明本志令》、曹丕的《 燕歌行》、曹植的
《美女篇》《 赠白马王彪》、王粲的《 七哀诗》
等。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
概念,自南朝至唐,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
要标准。“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
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
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 后引
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风”,就
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
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
生动;“骨”指文章的语言应准确、简练、明
晰,从而使文章刚健有力。
建安风骨的内涵包含以下几方面:
文风清峻,给人一种利落大家之感;通
达脱俗,不拘小节,沉雄激荡;气盛词壮,畅
所欲言;华靡。 在建安诗作中,华靡之风自
曹植始,七子滥觞于后。 悲凉慷愤之中,亦
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不安心境。
为什么宫体诗常被称为亡国之音?
所谓宫体诗,是指南朝梁后期、陈后
主时期和隋炀帝时期所流行的一种诗歌
流派。 其名起于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宫
体诗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大多以写宫
廷生活 闺 阁 情 怀 为 主 要 内 容, 述 女 性 之
美,形式工巧,声律严整。
5中 国 古 代 常 识 1000 问
宫体诗虽出现于南朝梁,却源于晋宋
以后的吴歌西曲。 吴歌西曲颇多艳情之
作,而由于播于管弦、流在人口,乃成为一
时的流行歌曲。 当时的上层贵族和文人
耳濡目染,便竞相模拟,竟蔚为风气。 轻
艳的市井歌曲与浮华放浪的宫廷生活相
契合,便产生了宫体诗。
宫体诗的主要作者为萧纲、萧绎以及
聚集于他们周围的一些文人,如徐摛、庾
肩吾、徐陵等,陈后主陈叔宝及其侍从文
人、荒淫享乐的隋炀帝也可归入此类。 由
于宫体诗流行于三个短命的王朝,而陈后
主和隋炀帝又是所谓的亡国之君,故宫体
诗也常被称为亡国之音。
  • 《离骚》为何又被称作《离骚赋》?
    中国古代常识1000问屈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这里所说的赋,就是先秦典籍中谈到的赋诗。所谓不歌而诵,就是不配乐歌唱的口头诵读形式。所诵...
    04-26
  • 如何辨别赋、比、兴这三种艺术 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宋朝朱熹的解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朱熹曾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
    04-26
  •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哪部作品?
    孔子《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
    04-26
  • 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
    第一条为r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63。第二条人民。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窄袭危害。人民防...
    04-26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阁宪法第五十五条
    “保一p祖围、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囤公民的光荣义务”和其他仃关条款的规定,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困实行义务兵与...
    04-26
  • 普及和加强图防教
    第一条为r育,发扬爱旧主义精神,促进困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囝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第二条闰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晕要途径、。42。第三条...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