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不孝罪在古代主要涉及哪些行为?
    2019-01-07 信息编号:593129 收藏
“百善孝为先”,在古代,不孝是一种
严重的犯罪。《 孝经· 五刑》中写道,“五
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隋唐律
中,不 孝 被 列 属 “十 恶” 范 畴。 此 后, 宋、
元、明、清各个朝代都一一沿袭。 那么,不
孝罪主要涉及哪些行为呢?
据《 唐 律 · 名 例》的 规 定, 不 孝 罪 包
括:“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
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
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
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意思
是说,检举告发祖父母、父母犯罪行为的;
骂祖父母、父母的;背地里诅骂祖父母、父
母的;祖父母、父母生存期间自己另立户
口、私攒钱财的;对祖父母、父母不尽最大
能力奉养,使其得不到生活满足的;父母
丧事期间自己娶妻或出嫁的,父母丧事期
间听音乐、看戏的;父母丧事期间脱掉丧
服穿红挂绿的;隐匿祖父母、父母死亡消
息,不发讣告、不举办丧事的;祖父母、父
母未死谎报死亡的。
上述十种情况,都属于不孝的犯罪行
为,都应受到严惩。
  • 古代法律对高利贷有哪些规定?
    在中国古代,放贷取息是被普遍认可的经商方式。古时称利息为“子金”,称高利贷者为“子钱家”。与春秋旧中国时期的贵族兼职放贷不同,西汉时期的“子钱家”已经有了专门的市场进行放贷,可以称之为...
    01-07
  • 古代在审判案件时,有“听讼回避”一说吗?
    为了防止官员们在审判案件时徇私枉法,确保审判活动的公正性,中国古代法律在很早以前就确定了审判的回避制度。早在唐朝,法律就有审判人员回避的规定,如主审法官与被告有“亲属、仇嫌”需要换主审...
    01-07
  • 订立契约时,双方当事人均应该在 契文中 亲 自 署 名
    在订立契约时,双方当事人均应该在契文中亲自署名,或在契尾签名方始有效。不会写字的,也应在自己姓名位下亲自画上签押,或画上自己中指节印痕,有时还注明“手不解书,以指节为明”,以此证明契约的...
    01-07
  • 合同 是 怎么来的?
    当书写材料演进到纸质书写后,契约书便写在纸上,仍采取一式二份的做法,然后将二契各折叠一半,用两契的背面相对接后,写上“合同”,如此“合同”二字的右半在一契纸的背面,其左半便在另一契纸的背...
    01-07
  • 古代的契约是怎样的?
    《周礼》记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取予,是指财物所有权的转移,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应以书契为凭。宋人王昭禹说,“载于简牍谓之书,合而验之谓之契。”书契在卖买交易中又称为“质剂”。最早的契...
    01-07
  • 悬挂一块写有“明镜高悬”的牌匾 这有 什么寓意呢?
    由于镜出于秦地,故又称“秦镜”。又因其有察识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凡遇有坏人坏心肠都可照得一清二楚,因此后来人们把善于断案、能看透坏人面目的清官明吏喻为“秦镜”。然而,人们又愤恨秦朝的残...
    01-07